翰林院庶吉士相关论文
一万历《云南通志》,邹应龙修,云南著名白族学者李元阳纂。李元阳,字仁甫,号中谿,太和(今大理镇)人,生于弘治十年(1497年),卒于万......
张之洞不是学者。但在晚清后期,在光绪朝的三十三年间,他却与教育、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同作于光绪元年的这两部书,《书目答问》和《......
清末,很多在北京为官的进士喜欢辞职回乡当老师。如,福州人林则徐(1785—1850)曾说过:“30年前的福州,读书人不想升官,即使考中进士做了京......
清末名臣黄桂鋆(1858—1903),原名桂清,字伯香,号养吾,贵州安顺人。清光绪八年(1883年)中举人,次年会试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
晚清翰林李榕是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他33岁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与李鸿章、李元度、李眉生同出名臣曾国藩门下,合称为“曾门四李”。......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清光绪壬辰(189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刑部贵州司......
南昌县东坛彭元瑞,官至尚书,协办大学士,在京为官四十余年,“不陈官阀,不言子孙,惟恋恩德”,真所谓为清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乾隆年......
蔡元培(1868~1940)出身科举,是清末的翰林学士。但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他却最终以一个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而著称于世。同时......
离开凤凰古城之后,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在中国,为什么第一流人才总是斗不过下三烂的政客,这难道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
陶镛,字序东,号西圃,安徽芜湖人,屡试不第,仍奋志科名,是《范进中举》中“范进”的现实原型。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乾隆四年(1739年)成进士......
推崇文化 在振兴文教,特别是推动“崇韩”文化方面,张克嶷竭尽所能,不遗余力。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张克嶷刚到潮州履任不久,便到......
梁中靖(1765—1833),字与亭,号秋园,系山西灵石县夏门村梁氏第十世族人。少时父母双亡,自幼勤奋读书,嘉庆三年(1798年)戊午科举人;嘉庆六年(18......
“明清两代历504年,先后举行过进士考试201科,……,共取状元、榜眼、探花各201名。……按籍贯统计,山西省竟无一名状元。”看到上述文......
崔国因,生于1831年,字惠人,自号宣叟,安徽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人)甘棠人。少年时家贫,但刻苦攻读,好学不倦。1870年崔国因中举,187......
徐世昌是以文人而担任民国大总统的大政客,也是由举人而进士而成为翰林院庶吉士的所谓正途出身的大官僚。其人阴鸷深沉,惯于翻云覆雨......
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海战,清政府的惨败还历历在目。然而那时却有一个文弱书生,提出了一个奇袭日本本土,以支援北洋水师的惊天构想,且付......
张元济(1866~1959),字菊生,号筱斋,浙江海盐人。作为我国现代出版业的先驱,一位当之无愧的文化巨人,他的一生是与商务印书馆紧密联系在一......
对曾国藩来说,他一辈子尽管门生遍天下,而其严格意义上的学生则仅李鸿章一人。 一 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晚清政坛上知......
走进福州市郊螺洲镇镇政府大门,初时印象并无异样,可谓心平如镜,波澜不兴——不过一座稀松平常、普普通通的青砖办公楼而已。可进......
蔡元培先生是晚清和民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教育家,他确立的“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大学理念至今仍未过时,这是国人熟悉的蔡元......
186年前的一个雨夜,帘外潺潺的雨声,更显夜的阒静。 一个小偷已在一户人家的房梁上等了一个多小时,他想趁着这家人熟睡了好偷点东......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诚,字伯函,号滁生。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湘乡。道光六年,参加长沙府试,名列第七。道光十三......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入民国署清道人,谥号文洁。江西省临川县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
馆选一般是选拔文词优异者为庶吉士。相对来说,江南士子更擅长文词,因此,江浙士子入选庶吉士的人数就较多。与江浙形成明显的对比,......
李鸿章和吴棠均为晚清重臣,他俩的交谊世人知之甚少,实际上他们交往密切,感情非同寻常。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出生于安徽庐......
2019年清明时节,贵阳高氏族人前往市郊永乐乡干井村龙山洼(高家坟)祭扫祖茔。在为先茔培土垒坟时,发现早年被盗墓贼掘出而掩埋于堆......
承袭明制,清初庶吉士有俸禄。康熙之后,庶吉士没有俸禄,而给予廪饩。为了解决庶吉士的贫困问题,康熙帝令盐政、关差提供帮俸银,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高振霄(1877-1956)字云麓,别名闲云。浙江鄞县人。清光绪甲辰(1904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等职。民国......
梁清标(1620—1691),直隶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人,字玉立,号苍岩,一号蕉林,又号棠村,别号冶溪渔隐,斋号蕉林书屋。明崇祯十六年(1643......
从"首届"翰林院庶吉士到长期担任河南左布政使,李昌祺的人生轨迹和诗风经历了重大转折。早年选授庶吉士、升任礼部主客司郎中,激起了......
【正】 我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科举制度效果最显著,对国内外影响最深刻。该项制度在隋唐时期处于初创阶段,到宋......
【正】 《越城周氏支谱》,为首都图书馆收藏善本,原分送谱号为第六号,是分配给周氏清道房允派五支房长的,十三世周锵凤曾手校批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庶吉士制度是明代在科举制度基础上创设的一种选拔和培养高级文官的制度。其创设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入选者称庶吉士,于翰林......
<正> 钱萚石先生载(1708-1793)和翁覃溪先生方纲(1733-1818),于乾隆十七年(1752)同中进士,并同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之后,两人又同......
<正> 一陇右甘肃,地域广袤,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学传统,源远流长,上自周秦,下迄“五四”,诗文作者,代不乏人。然“时运交移,质文......
<正>清初最大的私人收藏家梁清标(一六二○—一六九一),字玉立,号苍岩,一号蕉林,其居室名蕉林书屋,又号棠村,别号冶溪渔隐。其为明......
【正】 目录 (一) 前言 (二) 政治、哲学类 1、成吉思汗 元·初 2、保八 元·皇庆 3、相威 元·至治、至元 4、真定 ......